分享

语言

搜索

坚持“三个好” 搭建“人才桥”

发布时间:2019-1-8 16:23:43

发布者:本站

浏览量:1472

2018年11月底,从河南省有色协会传来好消息,在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主办、河南中美铝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 年中国技能大赛——河南省“中美杯”职业技能竞赛中,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重冶火法冶炼工团体第一名,熔炼支部职工葛兵兵获得此项比赛的个人第一名。不仅如此,该支部参赛的其他4名职工也全部进入前十名。
  人才培养结硕果。这正是熔炼支部“三个好”培养模式催生出的成果。
  起好一个调
  熔炼厂虽然是一个老厂,但是近几年设备技改层出不穷、环保项目如雨后春笋,人才培养就显得更为迫切。
  工匠精神是时下的一个高频词,也是熔炼支部为人才培养定下的基调。工匠精神的解读就是“敬业、精业”,为了让这个词深入人心,该支部借助了两个“微”、一张“报”。
  借助两个“微”。2018年初,豫光的第一部微电影开始拍摄,而这部微电影的故事正是取材于熔炼支部劳模的真实事迹。熔炼支部借拍摄此电影的机会,在微信群中发送劳模的先进事迹,并将拍摄中的感人画面第一时间传到群里,职工在观看之余,纷纷为劳模的忘我奉献精神点赞。第二部微电影的主角由该支部职工姚璐担任,因为身边人作为主角参演,职工更感兴趣,微电影视频在微信群中大量转发,反响热烈。
  利用一张“报”。2018年度,该支部还在《豫光报》上对一线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特别是对工匠精神进行了大力弘扬。如获得技能竞赛第一名的葛兵兵、从一线职工成长为副工段长的张永利、爱提建议的底二职工王建军等等。使工匠精神在职工心中扎根,促使他们不断提高技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搭好一座台
  崭新的桌椅、生机勃勃的绿植、雪白的墙壁,2018年12月份,熔炼支部整修一新的创新工作室投入使用。之前,该支部有一个创新工作室,但是过于窄小,为了更好地服务职工,该支部腾出了新的场地,并从创新工作室的奖励基金中拿出一部分,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敞舒适的环境。
  自创新工作室建立之日起,熔炼支部充分利用该平台,鼓励全员参与,人人争先,大胆启用优秀员工参与其中。创新工作室坚持“一边出成果、一边出人才”的工作理念,在2017年的还原炉粉煤喷吹项目中,2013年入厂的新人葛兵兵脱颖而出,成为技能新星,并由此获得公司标兵、优秀党员等荣誉。而荣誉和认可也让他更自信,在“中美杯”技能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了个人第一名。
  创新工作室成员常海峰多次参与课题研究,技改之余,他还将心得体会写成论文,他的三篇论文先后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
  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孵化点”、课题攻关的“智慧库”、创新发展的“助推器”,也让优秀的技能人才更有价值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激发了其立足岗位、敬业奉献、成就自我的内在动力。
  2018年,在公司召开的首届科技大会上,熔炼支部创新工作室荣获“2017年度优秀创新工作室”称号。2018年12月份,在济源市首届大工匠颁奖典礼上,获评“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唱好一出戏
  起好调子、搭起台子,就是为了唱一出好戏,而这出戏也是精彩纷呈,亮点不断。
  组织技能竞赛。2018年9月份,熔炼支部组织两底吹炉工段进行班组技能竞赛实操比赛,底一工段的李小团班组和赵向阳班组分获一、二名。通过此次竞赛强化了炉前工、中控工的操作技能,提高了两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推广“云课堂”。2018年度,熔炼支部积极推广“豫光云课堂”学习软件,职工可利用业余时间自由学习,自我检测学习情况。目前,该支部的“豫光云课堂”使用率已达100%,已发布3个工种的闯关练兵模块,累计参加闯关练兵440余人次,通过该平台组织工艺培训考试、企业文化考试15场。
  畅通成才通道。熔炼支部将操作、管理、技术岗位逐步贯通,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使优秀工人走上管理、技术岗位的现象,逐步成为常态。该厂生产科、设备科各新进两名人员,均是从生产一线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
  微课、云课堂、网络教学……这些时尚新潮的词汇,如今已成为人才培养的热点话题,也让人才培养舞台上的戏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越来越多职工的关注。而这些,必将使职工迸发出对学习、对工作的更大热情,同心同德为豫光集团的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