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

搜索

降本增效显身手 改革创新谱赞歌 ——记中原大工匠、河南省最美职工、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电仪设计员王飞

发布时间:2021-1-23 11:34:17

发布者:本站

浏览量:1573

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电仪设计员王飞


王飞正在检查电路板



    “备受鼓舞,倍感温暖。”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电仪设计员王飞感慨地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干好。”
    王飞2009年6月大学毕业,同年7月进入豫光股份公司动力厂仪表科从事仪表仪器维修工作。2017年11月,王飞因技能高超调入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电仪设计研发工作。翻开王飞的履历表,只有短短几行字,就概括了他11年的工作经历。11年间,他从一个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逐步成长为设计员,从一个普通员工成为最美职工、公司关键技术带头人,并且还先后荣获技能拔尖人才、中原大工匠等称号。如今,王飞掌握了铅锌冶炼行业装备自动化诸多高新技术,并且用改革和创新解决了铅锌冶炼行业装备自动化技术的诸多难题。
    一个个挑战让他不断成长
    时针拨回至2009年7月,在合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后,王飞就正式成为河南豫光股份公司动力厂仪表科一名员工,从事仪表维修工作。
    “那时候刚来,什么都不会。”王飞回忆,为了让自己得到锻炼,凡事他都抢着干,为的就是让自己有个动手实践的机会。
    2011年8月份,直炼厂大修,王飞接到一项任务:将烟化炉风机的各参数引入DCS系统。这个任务其实并不轻松,如果稍有不慎,后期运行出错就会导致整个烟化炉停产。这对于参加工作两年的他来说,其实是个巨大的挑战。但王飞却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当时,正值盛夏,在控制柜内接线时,上百根线路错综复杂,王飞都需要一一整理清晰,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再湿。他在调试过程中,风机耦合器调速程序一直难以实现。这是风机系统运行中最重要的一个控制参数,一旦程序有问题,影响的不仅是风机系统,而且整个烟化炉都要面临着停产的风险。由于没有经验,王飞只能一点点摸索,不断地修改程序,进行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年9月,项目顺利完成,并投入生产。
2016年10月,王飞再次接到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压力变送器的检定”是竞赛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而这个项目又是他的弱项。王飞没有逃避,而是刻苦钻研,进行检定规程的分析与细化,仔细琢磨,把自己的解读和注意事项重新逐条记录,反复修改与完善,最终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检定规程。付出就有回报,王飞在大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并且荣获“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一次次刻苦钻研让他小有成就
    “这套废旧电池破碎分选系统项目顺利在四川安装,多亏了王工。”采访中,王飞的同事乔京卫透露,该项目立项时,电气工程方面预计需要12人,工期为40天。但项目落地实施时,由于种种原因,只有包括他和王飞在内的4人负责电气工程安装,他们4个人每天加班加点,最后工程才得以如期完成。“王飞是最忙的,我们休息了,他还在编写工作进度、制定施工计划。”
    2020年6月11日,由王飞编写的控制程序顺利获得国家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这也是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首次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在四川雅安投入使用。
    由于豫光集团是一家冶炼企业,自然少不了各类冶金设备,其中不乏从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进口的成套冶金装备。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但一旦发生故障,维修难度也非常大。
    铅电解的阳极立模机组是从日本进口的设备,在生产中由于长时间工作突然发生故障,导致整条生产线停产。维修设备人员经过20个小时的维修还没找到问题。无奈之下,工作人员找到了王飞。只见他反复对故障现象分析,发现PLC的一个输出通道强制输出,最后迅速更改程序,在一个小时内恢复生产。很快,“洋设备有问题找王飞”传遍了全公司。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王飞对公司的废旧设备进行维修,重新上岗的设备有1600余台,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有700多万元。
    一次次付出与坚守让他匠心凸显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宁静。关于疫情的消息不断刷屏,王飞每天拿着手机了解各种消息,看着为救治患者而脸上被勒出压痕的医护人员,看着人们纷纷为武汉加油,看着戴在衣服上的鲜艳党徽,王飞想自己也应该做些什么。看到武汉捐款的账户,他立刻通过手机向该账户转了一笔钱。几天后,公司组织捐款,王飞积极响应,再次捐款。“国家发生这么大的事儿,我作为党员就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王飞语气坚定地说。“也许你小小的付出,就会使一些人得到很大的帮助。” 王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2月,正值疫情攻坚阶段,王飞所在的豫光集团成为济源第一个复工复产的企业。面对复杂的情况,王飞没有一丝犹豫,立刻投入到工作中。由于疫情防控,王飞设计组的几名外地同事无法到岗。于是,王飞便带着剩余的6名同事开始了项目设计任务。为了完成任务,王飞时常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工作。最终,在设计组只有一半人员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如期完成任务。
    疫情期间,王飞在坚守岗位的同时,还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一名志愿者。他每天提前到岗,帮助员工测量体温、维持就餐秩序、提醒及时消毒……每次等同事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就餐后,王飞才会坐下来吃饭。实际上,这件事只是王飞参加工作以来,对工作付出与坚守的一个缩影。
    一个个好评让他加倍努力工作
    “不管啥时候给他打电话,只要说需要他过来,他就会很快赶过来。”提到王飞,河南豫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兴波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还记得公司一个项目试运行,调试期间突然出现问题,无奈之下,只能暂停调试。将王飞叫来后,一行人迅速采取措施,最终将问题顺利解决。设备正常运行以后,朱兴波对王飞刮目相看。此后,只要有需要维修的活儿,一个电话,王飞就立刻赶来维修,从没有任何怨言。不仅如此,最让朱兴波赞赏的还是王飞身上的那股劲儿。“他这个人主动性很强,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对王飞来说,加班加点工作更是常事儿。
    机械设计员杨浩与王飞共事已经两年多,目睹了王飞的工作态度,他也是赞不绝口。“每次设备经他的手后,就变了样,不仅稳定而且安全性也提高不少。”杨浩说,王飞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是他敬佩与学习的地方。对于王飞,同事李云存也表示认可和赞赏。“很多外国引进的设备和机器,王飞经过琢磨就能把它升级创新成‘豫光造’。”
    “他这个人爱学习、爱思考。”河南豫光股份动力厂仪表科蔡潘攀说着,脸上露出几分羞涩。她不仅是王飞的同事,也是王飞的妻子。王飞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与妻子蔡潘攀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去年9月,王飞奔赴四川项目,一走就是50多天。此时孩子刚上一年级,由于正是幼小过渡阶段,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与陪伴,但是王飞却不在身边。蔡潘攀一个人不仅需要接送孩子,还要兼顾工作。最让她心酸的是,国庆和中秋双节期间,看着别人阖家团圆,而他们家却只有她和儿子两个人,不禁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但是接到王飞的电话,蔡潘攀还是擦干眼泪,说:“我和儿子挺好的,你安心工作吧!”
    一步步向前走让他坚定梦想
    “独木难成林、一人不为众”,王飞深知其中的道理。他想让自己的技术在豫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更多人掌握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豫光,甚至是济源经济发展。为带领更多人开展创新工作,河南豫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了王飞创新工作室。目前,王飞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共1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中级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1人。
    记者了解到,王飞创新工作室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取得创新成果,先后获得专利、软著授权27项。完成成果转化项目15项,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800余万元。研发的“全自动剥锌成套装备”被认定为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济源首家),先后在济源、全省获得多个奖项,另有6项成果获得豫光集团科技进步奖。此外,河南豫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还以王飞创新工作室为技能培训提升基地,签订师带徒协议10份,培训职工500余人次。王飞心怀梦想,学习不停,创新不止,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用匠心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从2021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于“十四五”,王飞仍有着自己的目标。王飞说,冶金机械制造行业必须在科研上下功夫,让有色冶炼迈向绿色发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清洁化生产,推动行业装备升级。
    接下来,王飞还将在工业智能化方面下功夫,实现5G无线通信技术在“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破碎分离系统”“ 全自动成套剥锌装备”“ 铅电解成套机组”等系统上的应用,从而解决远程项目诊断、上载下载程序、调试项目等难题,同时也要解决手机APP实现工业控制、短信报警提醒、微信报警通知等难题,从而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记者 董慧敏 通讯员 卢倩 图片由豫光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