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

搜索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布时间:2017-8-4 9:25:46

发布者:本站

浏览量:6096

用铅冶炼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来形容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工艺再恰当不过。这场技术革命,使豫光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衡量一个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标志之一,就是环境保护工作与世界发达经济体差距的大小,而资源型企业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豫光要长期生存发展,就务必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初豫光就提出了“绿色冶炼”的口号,在节能减排上不隐瞒,不作假,而是用行动改造企业,主动为国家分忧。
  1996年,豫光在全国本行业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硫”非定态转化技术,对二氧化硫进行回收利用,虽然没有“归零”,但还是较好地解决了铅冶炼的污染问题,实现低排放。为了突破制约铅冶炼的瓶颈,豫光没有停止技术攻关的步伐。
  1997年4月,杨安国北上首都拜访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关领导,承诺全额提供科研经费,诚邀该院主持研发富氧底吹冶炼技术。
同年6月,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主持,豫光和水口山铅锌冶炼厂、安徽池州冶炼厂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小组在湖南水口山铅锌冶炼厂开始首次试验。10月二次试验后,年底完成技术报告。
  1998年工艺试验成功。但这毕竟是小型试验,应用于大工业生产还是有风险的,当时,该技术的始祖水口山矿务局部分领导认定此项技术不能用于大工业生产!
对于这一将为铅冶炼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技术,国内却没有一家企业敢用。大家心照不宣:失败了,将会毁掉一个企业;成功了,大家都可以跟进借鉴,没有风险。那么,谁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关键时刻,豫光站了出来,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用此种工艺。
  1998年,湖南的一次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铅冶炼烟(尘)综合治理技术论证会议,成为豫光技术升级、规模扩大的拐点。
  一天饭后,杨安国拉着参与技术研发的工程师张卫国散步。杨安国问张工:“心里有没有底?”
  “从技术角度看,不存在任何问题。”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的张卫国对此项目信心十足,其潜台词也不言自明,就看杨安国有没有胆量拍板。毕竟,此举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杨安国笑了,一笑定“乾坤”。其实杨安国此前已到韩国考察了同类工艺,韩国技术远没有国内这一研发技术先进。而且从国外进口一条生产线需要3亿元,而自己建设,仅仅需要1.2亿元就足够。
  1999年初,豫光上马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铅冶炼综合治理工程。
  2002年5月8日,铅冶炼烟(尘)综合治理技改工程投产。同年11月,豫光淘汰了原有的15套烧结锅生产系统。
  前后对比,改造前粗铅生产能力为1.5万吨,无法回收铅精矿中的硫,改造后粗铅生产能力达8万吨,硫酸产量6.5万吨,硫回收率98%以上。
  2002年12月29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国成为首的7位专家对《富气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炼铅新工艺工业化装置的研究及应用》进行鉴定,认为这一工艺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对中国铅冶炼技术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代表了中国铅冶炼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个大胆的决策是豫光一次质的飞跃,是豫光最成功的一次发展战略。它不仅使豫光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走在国内行业的前列,而且引领了国内铅冶炼的发展方向。
  豫光经此一役,已坐上国内乃至亚洲铅冶炼“老大”的宝座。随之,本行业形成了一个“潜规则”,豫光上什么技术,其他企业也上什么技术,豫光上什么项目,同类企业也上什么项目,这个看似“跟屁虫”的搞笑理论,恰恰揭示了一个本质:行业内企业奉豫光的行为为圭臬。